比较大的城市铁岭
突发奇想起床已经中午了,
吃过早饭,带儿子就开始了流浪~在火车站拍照是我的习惯~
为了让儿子感受带床的火车,上次坐火车的时候给儿子羡慕够呛,特意买了张卧铺票~
上了火车,儿子像找到小窝的感觉一样,火车上的吃的,当然不能节省这份钱,要好好浪费~不过最后也确实没有浪费,儿子把红烧肉全吃了~
这个雪糕我第一次吃,可能因为火车通往内蒙古,所以写着呼伦贝尔风味~
都已经下午了,我们才到地方,还是留个影吧
本来想坐公交车去的,可是感觉时间有点儿紧,所以打车去的~
带儿子做了电瓶车,很冷,湿地很大,但是有点过季了,幸亏给儿子带了件羽绒服,他感受电瓶车,我感受湿地的芦苇~
在湿地逛了不到两个小时,跟儿子走着出去的,这回肯定要坐公交车了,没想到铁岭的公交是三元,不过我喜欢,晃晃悠悠半个小时到了老城区~查了查百度,去了比较有年头的牛肉馅饼店~
馅饼挺好吃,两碗汤看起来很像,一个是牛肠汤,一个是羊汤,我和儿子喝了好多汤,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丁氏馅饼店的服务员和老板我不太能分得清,都像是主人的感觉,而且年纪都在七十岁以上,都非常幽默,那种在生活上充满信心的趣味感,我非常喜欢~
好多图片无意中删掉了,吃过饭,我和儿子一起打车去动车站,车上还有司机的女生,背着书包刚放学的样子,两个孩子靠在一起睡着了,我当时还挺有感触,这样的奔波日子里的孩子们,当时以为的艰辛,其实都是日后回不去的美好曾经~我想到了小时候父母去外地卖东西,半夜一点就要出发,姐姐当时在学校住宿,我早上要上小学,于是每天早上,我也会一点就起床,把衣服穿好,然后坐在角落里,盖着厚厚的棉被,等待央视每天两点播放的《聊斋》,看到早上五点多再慢悠悠地去上学,后来我妈忍受不了每天出门后联想我一个人在家的样子,就停了下来,但是当时幼小的我还不懂什么叫生活的艰辛,也意识不到自己处于一种留守儿童的状态哈哈哈,我只是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候的时光有别样的味道~也是等到成年以后回想起童年,我才知道,我曾经一个人渡过很多别样的时光,记得那时候非典病毒弥漫,我正在上初中,父母那时候还是总在外地卖东西,当时社会的舆论已经把非典形容为一个遮天蔽日的恶魔,不过,确实也不过分,学校每天检查三次体温,发现温度稍微偏高就遣送回家隔离,那时候担心父母会感染病毒,打了好多电话也不通,后来打通,听到妈妈的声音就泪崩了,我只记得当时妈妈声音轻松,平淡到出奇,我意外之余也松了一口气,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更深刻体会那种平淡背后隐藏的内疚和无助感,后来学校放假,我每天在家晚上的时候把电视挪到火炕上,电视也侧卧着,我边看电视,边去睡,现在想想没爆炸也算我命大~哈哈哈哈~长大以后越来越喜欢与朋友聊往事,也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足够用来编写长歌的过去~经历不同,感慨却很类似~我坐在出租车上不觉说了句:生活挺难的,但是也挺幸福~师傅意味深长的回了句:是啊~
回到海城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儿子睡着了,其实忙碌的一天,好像也没做什么,但是我喜欢认真消磨时间的生活,他让我觉得,我对自己的日子是有支配权的~但愿纵使白发爬满我额头,我仍有享受的激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xw/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