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老故事郎娘娘的传说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42781.html

在这里首先感谢高振民老师为全体开原人民作出的努力,

如果有什么新的故事我们将继续采录,传承开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和慈禧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是开原人

清朝时,咸丰皇上要选妃子,心里惦记这事呀,一天晚上他就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骑马去打猎,遇见两只斑斓猛虎,便催马追去。撵来撵去,追来追去,他来到一个屯子。这时他忽然看见从屯子里飞出一条黄龙,上面骑着一个头戴金冠,手托玉印,怀抱凤凰的美女。第二天,咸丰皇上命军师观天象解梦。军师看完星象回奏说:“贵妃娘娘在东北方向,如皇上所梦,那个身骑黄龙,头戴金冠,手托玉印,怀抱凤凰的美女便是贵妃娘娘。”皇上一听大喜,连忙派军师带领文武官员,宫娥彩女,龙车凤辇,由京城出发,出关入塞,直奔咱东北满族的龙兴

之地来接娘娘。

接娘娘的队伍一路走一路查访,一直没有找到娘娘。这一天,大队人马来到咱开原城东郎下坎子屯,钦差一看这个屯子不一般,屯子东街特别长,民间有句老话叫“西街长,出皇上;东街长,出娘娘。”钦差非常高兴,立即叫接娘娘的队伍鸣锣开道,旗幡招展地进了屯。庄稼院里的人哪见过这阵势啊?全屯人都出家门挤着搡着地看。连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大小孩丫听说皇上派人来接娘娘,也都急三火四地赶来看热闹,一时间把个郎下坎子屯口堵个溜严。

再说这屯子里有个姑娘叫郎丫,那年十六岁。她有个老妈,常年有病在床,家里外头的活计都靠郎丫一个人,日子过得挺苦。虽说都是大姑娘了,可她没心思去打扮,整天脸上黑乎乎,头发乱蓬蓬,还长了满脑袋黄皮疮。这一天家里来个亲戚,她妈叫她去买块豆腐,她忘了带碗,就用手托回来了。这工夫正赶上接娘娘的大队人马鸣锣进村,弄得鸡飞狗叫。郎丫喜好热闹,也赶了过去,可是人太多,啥也看不见,让她干着急。忽然她看见旁边有堵土墙,就急忙跨上去,骑在了墙头上。这工夫不知从哪飞过来一只公鸡正巧落在她怀里,她一把把公鸡抱住了。军师正骑着马四下撒眸呢,一下看见了左手托豆腐,右手抱公鸡,骑在黄土墙头的郎丫。军师断定这就是要找的皇后娘娘,他赶紧吩咐落轿。陪行的开原县令问:“大人为何落轿?”军师说:“那骑墙头的就是要接的娘娘!”县令说:“那不是个丑丫头吗。”军师说:“休要胡说!你看,这黄疮是金盔,豆腐是玉印,公鸡是凤凰,土墙是黄龙。这不正是皇上梦中头戴金盔,手托玉印,怀抱凤凰,身骑黄龙的娘娘吗。”军师急忙下马走上前,跪在郎丫面前说:“娘娘在上,卑职前来接驾!”随行的官兵也都跟着跪了一大溜,都喊“娘娘千岁,千千岁!”军师找到了娘娘,得梳洗打扮一番哪,就让宫女给郎丫沐浴更衣。郎丫说屯南边有条河,河水清凉,就到河边洗吧,宫女就随姑娘来到河边梳洗打扮起来。洗着洗着,郎丫露出了白嫩嫩的小脸,脑袋上的疮痂也一下子全掉了,露出了乌黑的头发,跟先前比,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人,别提多好看了。

临要上轿了,郎丫哭着说啥不肯走,一问,才知道她是惦记有病的老妈,军师告诉郎丫放心,家中的事皇上会管的。郎丫这才告别老妈和乡亲,坐轿进京了。来到京城,皇上见了郎丫非常高兴,忙问:“你姓什么?家住哪里?”郎丫说:“我姓郎,家住开原郎下坎子屯。”皇上说:“好!你是郎下坎子屯的郎家女,朕就叫你郎娘娘,郎下坎子就叫郎家屯!”当皇上听说郎娘娘是用屯边河水梳洗才变得这么美,就御封这条河为清河。从此,清河水总是那么清亮,郎家屯也年年风调雨顺,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鱼米之乡。

讲述者:高育英女71岁满族4年文化开原县玻璃厂退休工人

采录者:高振民男42岁开原县(今开原市)文化馆创编部主任

采录时间:年3月

采录地点:开原县(今开原市)开原镇(今新城街)胜利街家中

附记(一):

清朝时,历代皇帝东巡祭祖不断,据史料记载,清康熙皇帝曾于康熙十年(年)、康熙二十一年(年)、康熙三十七年(年)东巡祭祖驻跸开原。乾隆皇帝曾于乾隆四十三年(年)到永陵、福陵和昭陵东巡祭祖驻跸开原。史料也记载了十一世祖穆扬阿承袭叔祖父傅森爵位,赴任广西右江道驻防柳州期间生有一女钮祜禄氏被选妃入宫,咸丰二年(年)封贞嫔,五月封贵妃,十月立为皇后,时年16岁。咸丰十一年(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又称东太后,徽号慈安皇太后。又据民国十八年出版的《开原县志》第八卷“氏族篇”记载:“钮祜禄氏,简称郎姓。清慈安太后母家裔也。世居城东郎家屯、八社等处。”加之流传广泛的“朱洪武与马娘娘”的传说,从此,开原流传下来不同版本的皇帝选娘娘的传说。因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传说的人物、情节有同有异。清河流域及开原镇(今新城街)一带流传“郎娘娘的传说”,黄旗寨乡及柴河流域一带流传“曾娘娘的传说”“马娘娘的传说”。这里一并收入。

附记(二):

清河古称少贝河,中上游也称为哈达河,因河水清澈,清代命名为清河。清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乡三道沟庙岭老虎顶子山,在开原市李家台乡上清河村进入开原境内。它绕经砬子山、高句丽山城、八棵树镇貂皮屯西、入了清河水库。出清河水库后,它又流经开原老城、金钩子、八宝、业民等乡镇,汇集碾盘河、寇河、马仲河诸水,于业民乡清辽村西汇入辽河。清河全长.1公里,在开原境内流长公里,是流经开原境内最长的河流。

清河是开原的母亲河,是开原儿女的摇篮。它孕育了开原这片沃土,养育了两岸人民,见证了世事沧桑、朝代更迭、城池兴衰、人间悲欢。开原人感恩它博大深沉的爱,开原古八景中的“清河月夜”,便是对母亲河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赞誉。

所谓“清河月夜”,指的是老城南门外清河河水水绕城坦的清河夜景。站在河的南岸回首北望或泛舟水上。可见倒映在水中的堞影和塔影。每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时,清河波光粼粼,月光幽幽,轻舟晚渡,渔火点点,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清河月夜秀美而宁静,令人流连,而关于清河的许多美丽的传说,更为她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此书作者:开原市文化馆高振民老师

简介

高振民,年12月生,辽宁开原市人。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开原市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的《习作》等刊物,辅导、培养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有多篇散文、报告文学、戏剧、小品、论文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文集及舞台上发表、演出并获奖。在编辑“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丛书工作中,主编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开原资料本》;编纂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铁岭市卷》《中国民间故事集·辽宁卷》(国家版)。荣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单位授予的贡献奖,成果奖及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著有《开原锡佰族风情》与人合著《辽北风情》《开原史话》,参与编辑《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等作品。

所有故事出自由高振民老师编著的《开原民间故事》版权所有

购书

高振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ly/5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