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教育之惑孩子不停奔跑,争取的却是

正文共:字6图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和一个一线城市的朋友聊起孩子,他跟我说:“有能力的话,尽量让孩子到大城市读书生活,会比留在铁岭更有出息”

话说得很委婉,但还是听得出他对铁岭这个内外交困的四线城市,有着浓浓的鄙视意味。换句话说,也就是铁岭孩子注定没有大城市孩子有出息!

对于这种嘲讽我有些羞怒,这话说得偏激绝对,但也无言以对。因为对铁岭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难以跳出社会阶层和个人命运原地的怪圈,就是我们不敢承认的残酷现实。

01.伟大的铁岭家长,残酷的社会淘汰

又到了夏末,铁岭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入学、分班成为了焦点。前几天因为升学择校的事,很多家长也发出了很多意见声音,挺普遍,很激烈,也搞出不小动静。

表面看,是家长择校意愿与相关部门缺少科学规划的矛盾。深层次上,是对改变阶层命运的强烈渴望与铁岭恶劣环境下匮乏资源间的激烈冲突。

铁岭这种比较落后的小城市,也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比较起周边城市很拿不出手,教育资源可谓寒酸。一方面,铁岭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校外的教育资源,比如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以及各类兴趣班,或者没有,或者与发达地区存在天壤之别。

在发达地区,假期时间,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听科技讲座、参观博物馆,学习各种综合知识;铁岭的孩子只能看着书本学习,城里的还能参加一些课外补习班,主要教学内容还是以校内知识为主,没有提高综合实力的途径和方式。就算家长带孩子去大城市见识见识,也只不过走马观花。

但教育极端重要的道理谁都懂,环境我们没有能力去选择更换。那么矬子里拔大个,好点的中小学就那么几个,都挤破了头皮往里钻,希望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有个耐心严格的老师,让自家的孩子能好一点、更好一点。

理解,相当理解。

之于铁岭现在来说,教育的不平等在于环境和资源的差别,以及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和衍生的丑恶。求人跑断腿,好话说破嘴,工资没几个还卯足劲的送红包搭人情。剜门盗洞、丢人情、丢面子都不是忌讳,在关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个铁岭家长都有着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勇气,都有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担当。

铁岭家长,难啊!

难也要干,为了什么?

教育,是参与社会选材的最佳渠道,如同大浪淘沙一样残酷。辽北刮地三尺的黑土倒进去,最后只淘出一粒芝麻大的黄金。谁不想当金子?谁又想当矿渣?

城市孩子资源、信息、人际方面要优于农村孩子,发达地区又优于不发达地区。现实中各个行业,是由那些在资源等各方面有优势占主导的。

铁岭择校分班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社会现实:阶层落差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让缺少资源的孩子通过教育获得更光明未来的希望越来越艰难。

铁岭的发展格局和各类人祸导致了群体思维的悲观,经济的不景气也注定了大多数人狭窄的就业面和低微的报酬,以及普遍不那么高端的社会阶层。有能力走出铁岭的,都走出去了,多数混得也不咋风光。留在铁岭的都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有一笔糊涂账。

寒门父母,或许是铁岭大多数家长的真实写照。无法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和资源,但他们尽力把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孩子。

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02.困境不是上进的动力,它只会拉低孩子的发展上限

年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一句“寒门难出贵子”掀起了舆论狂潮,让全社会陷入了尴尬和沉思(图1)

孩子说出的,是一个残酷而可怕的现实。的各省高考状元统计也印证着这一事实(图2)。

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等经济、人文、教育资源集中地区的名校,家教好,家庭殷实,素质全面,还有各种才艺光环。铁岭这类经济落后、缺少人文底蕴的不入流城市,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基本上不了台面。

这个时候,肯定有朋友举今年另一高考例子来反驳我:河北枣强一位家境贫寒的女生王心仪,以高考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还写了一篇《感谢贫穷》,网络热炒,让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不正是“寒门也出贵子”的佐证吗?这不正说明在哪学习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拼搏吗?

屁!啥也说明不了。

王心仪的确出身寒门,她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天份、有一个重视教育舍得投入的家庭,在一个省重点中学学习,再加上北大对贫困生降分录取,她得以压录取分数线惊险“成功”。也正因为王心仪在相对落后地区并出身寒门进入名校这类事越来越少,所以她才成为了社会新闻。

二把刀好奇查了一下。年高考河北省理科分以上人,可谓地狱难度。不信的话你可以对比一下辽宁省的理科+,9人。

也就是说,北大在河北省录取的理科68人中,这位“寒门学霸”排于末尾,其他67个呢?我们也很容易猜出,个分+的孩子里,上了新闻的王心仪就是寒门王者,分就是河北寒门子弟的上限。高手如云的河北尚且如此,弱鸡辽宁的铁岭小市又能怎样?

在教育中,孩子的个人资质决定着他的发展下限,教育环境和投入资源决定着上限。

王心仪所感谢的贫穷,背后潜藏的东西正类似于铁岭孩子的困境,地区发展萎靡、教育资源匮乏、逃离欲望强烈,个人层面家庭社会阶层不高、家长理念滞后、父母谋生艰难。

她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是自己的天赋,是自己愈挫愈强的秉性,是家长超越阶层的格局胸怀。

以她的资质压线被北大录取,应是她被教育资源环境严重拉低的高考水平上限。这种上限,也时时刻刻如透明玻璃板一样笼罩在铁岭孩子的头上。

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03.铁岭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是可敬的,也是可悲的。

我们已经从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体会到:父母的起跑线,同样也是孩子的起跑线。对阶层这道门槛,不倾尽全力,孩子难以跳出铁岭,难以跨越父母的社会阶层。

然而最令人遗憾的,并不只是铁岭背景和家庭现状,给不了孩子优秀的教育资源,拥有选择未来的自由。还有铁岭家长们的认知范围,很难给孩子更丰富的视野,更高阶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有预见未来的可能。

每个家庭对于教育投入的不均,应该就是教育不公平的最大因素。家长对教育的认知高低与否,也是制约孩子发展的隐性因素。

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涯就如同唐僧走过的取经路,艰难而又漫长。对于大部分铁岭家庭来说,供养孩子上学、补课、上假期培训班、上一两个爱好特长班,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还是铁岭物价比较低的前提下,不少家长也自认为是对孩子教育最大的支持。

非常多的铁岭家长如此投入并不是注重教育,而是把教育当做孩子可以突破现有现有社会阶层、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唯一希望。

一代人,背负着两代人、三代人的期望,对孩子本身公平吗?是不是在用一句“我是为了你将来好”来混淆自己的控制欲和潜在奢望。

有铁岭家长会一直跟孩子畅想他以后当科学家、考古学家、音乐家吗?时间的流逝中,话题只会变成以后留在哪个城市,哪一类专业更能谋生、前景更光明,哪个地方收入和房价比例更合理。你梦寐以求的大城市生活和现代生活向往,早已成为人家孩子已拥有的生活状态。抛却个人爱好梦想的被迫追求,人家都没脸提。

美好的愿望并不代表有实现的实力,每个孩子的努力和梦想却都是平等的。

应试教育和谋生工具认知不应该是学习的全部。对未来的社会选材来说,需要孩子健康的体魄、丰富的视野、健康的人格、独立的思考,扎实的知识基础,不断强化的社会实践。能力、素质、知识,缺一不可。

人的确受环境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自己。人生是一次长跑,第一段跑输了,也没有关系,未来还有很多次机会迎头赶上。

我们铁岭孩子在现有模式下进入社会后的最大短处,我认为莫过于缺少务实的能力。我说的不是态度问题,是能力问题。

知识不只局限于书本,孩子需要家长在金钱付出、资源支持之外的更多教育,尊重他、陪伴他,游戏、兴趣爱好、出游、办事、解决困难,都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冲击和理念冲击,孩子的眼界也会更为开阔,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可以得到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方式也会更加多元。

教育,不应该止于和别人比成绩,更是希望孩子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未来的权利,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不会占据全部时间的、充实的未来,而并不是仅仅去简单的阶层跃升或是谋生。我们铁岭孩子潜在优势也来自于我们的家长,因为他们从来信奉的都是残酷的存在哲学,相信主宰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或者神灵。逆风的方向,从来都适合飞翔。

既然我们活得沉重卑微,就别再把孩子培养成这个球样。

▼找顺风车|找工作|找房子|二手买卖|点阅读原文

辽北二把刀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土方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ly/38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