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著名画家白国文与六涛

作者:叶立群

白国文,年生,原为盘锦辽河画院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辽宁省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六涛”与白国文合影(左起穆瑞彪程义伟矫玉珍白国文邢占一张庆东白牧)

山青青,水碧碧,……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一曲《知音》,幽婉缠绵,美如天籁。其实,这首已传唱多年的电影插曲早已超越了原初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更为高远和宽泛的价值和意义。它之所以能在国人的情感中永驻,能对所有人的心灵造成经久不息的冲击,实在是因为在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的精神空间里,渴望知音,知音难觅。

“六涛”之穆瑞彪与白国文

在我看来,画家白国文是幸运的,较他年轻的书画家“六涛”更是幸运的。这位资深而又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对中青年书画家“六涛”关爱有加,“六涛”更是喜爱和敬重白国文。他们的交往,似已超越了年龄、地位、身份的界限,感情单纯,精神相通,亦师亦友,互为知音。

“六涛”之程义伟与白国文

白国文被誉为“中国铁岭工笔画派”的开拓者,辽宁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是一位以自觉地画黑土地为已任的画家,他的绘画把葱郁的黑土地景观呈现为生气勃发的生命形式,把自我的艺术个性与民族的艺术传统融合为充满英雄意识与阳刚之气的诗意境界,传达着黑土文化的厚重,显示出内在的诗意的张力。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东北黑土地之中,通过描绘东北抗联战士和东北黑土地的植物,推导出充满当代精神的主题;以深厚的民族情感,开阔的文化视野,把描绘东北黑土地的人物和植物的范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六涛”之矫玉珍与白国文

在白国文的艺术生涯中,体现得最为重要的东西,也许不是才智而是他的个性与人格的力量。白国文的奉献精神,甘于为社会和画家服务的举动,在表现了他的真实个性的同时,又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六涛”之邢占一与白国文

“六涛”是近年在辽沈地区崛起的一个中青年书画家群体。何谓“六涛”?“六涛”取自于中国古代兵书《六韬》之谐音。《六韬》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其实是指韬略。“六涛”即指沈阳书画家穆瑞彪、程义伟、矫玉珍、邢占一、张庆东、白牧。意味着他们是有思想,有智慧,有追求的艺术家,亦为沧海之一粟,是艺术海洋中六朵活跃且具个性的浪花。“六涛”以极高的品位和浓厚的学术性为辽沈书坛、画坛带来一股强劲的清风。“六涛”有一种默契,他们追求抱朴守真,追踪艺术的现实性但决不尾随潮流,借助自信和能力而不借助与外界的共谋来成长和发展。但就是这种质朴、本真的人生态度、艺术理念却成就了他们的价值。

“六涛”之张庆东与白国文

白国文的奉献和甘为人梯的精神,以及宽厚、广博的胸怀,在与“六涛”的交往中,在对“六涛”艺术之路、人生之路的指引中,都有着极其强烈的体现。白国文对“六涛”,有欣赏,有呵护,有鞭策,有期待;“六涛”对白国文这位成就卓著的长者,同样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敬重中有着喜爱与依赖。

“六涛”之白牧与白国文

“六涛”中的穆瑞彪,以青绿山水见长,他通过不懈努力,一次次地实现了画法和艺术境界的自我革新,将至古的画意与新的画思交融为一,建立了全新的当代青绿山水画范式。白国文毫无保留的将自身对于艺术和绘画精神的理解,与穆瑞彪交流。“六涛”中的程义伟,善画山水与牛,具有苍凉朴拙、幽邃磅礴之风,在他的山水画中呈现出浓重的北方气象,强化了水墨的独立性。他与白国文交往时间较长,也是专门研究白国文的学者。白国文是他的精神偶像,在为人、为艺等方面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六涛”中的矫玉珍,是一位具有大笔大墨、酣畅淋漓而浑厚风格的人物画家,在他的仕女画中则附载了一种灵性,画出了古代仕女所特有的历史痕迹及生命的本色。“六涛”中的书法家、篆刻家邢占一,作品潇洒灵动而富有深度和广度,在他的篆刻和书法中呈现了写意精神和艺术文脉。平日,白国文总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gr/110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