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下午茶铁岭龙发头条2月25日星期六
1.专用车生产基地利用产业优势实现机械化除雪
一场大到暴雪给市民的出行和交通造成不小的压力,但是记者22日上午来到中国专用车生产基地时却发现,园区内主干道上的雪大部分都被清理干净了,露出了黑色路面,能这么快清理完雪要归功于基地内的大型除雪设备。
记者采访时看到,辽宁天信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除雪车正在道路上奔忙。不过几分钟这个1米多高的“大家伙”就把米路面上的雪铲得干干净净,另一台带抛雪机的除雪车更是厉害,前方的大齿轮先把冰雪扫起来然后打碎,再通过调整好角度的抛雪机直接就把细如沙的雪抛到了路边,省去了二次搬运的环节。这两台除雪车一台就可以装几吨的雪,它们工作一小时相当于十几位环卫工人工作3小时。其实,从凌晨就出来扫雪的这两台除雪车都是“义务服役”的,辽宁天信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是在中国专用车生产基地发展壮大的,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细致、贴心的服务,所以下雪的时候它们主动出借除雪设备为园区清雪。
天信的除雪车可不止在生产基地内显示威力,21日晚上,20多台天信除雪车在我市中心城区和凡河新区上道除雪,为除雪工作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其实,铁岭生产的除雪车不仅销售到东北三省,江苏、新疆甚至海外都有他们的身影。在中国专用车生产基地,去年,除雪专用车和除雪设备的产值超3亿元,天信是其中的领头羊,广燕、合力、华晨等企业也都具备了生产除雪设备的实力,随着国家对机械化除雪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年专用车生产基地的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铁岭日报记者贾一)
2.以项目为载体以民生为主线做实做好“项目年”工作
“抓投资、上项目、促建设,是拉动我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服务和保障民生是市住建委项目建设的主线,近几年是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市区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更是民生保障与服务大提升的时期,为全面做好‘项目年’工作,市住建委将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年’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建管水平,改善民生环境。”在谈到“项目年”工作时,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吴亚权这样说。
对于今年的“项目年”工作,吴亚权表示,今年市住建委将继续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重点实施四类工程项目,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重点实施的四类工程项目概算投资约为5.8亿元。第一类为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一是新建柴河街道路1条,新建全长米;二是维修改造道路4条,分别是南马路、汇工街、南环路、柴河街道路,维修改造全长米。第二类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一是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银州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主要对南马路、柴河街、汇工街南段等12条街路进行雨污水分流改造,建设污水管线25公里,建设污水泵站两座;二是继续实施铁岭市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项目,主要对银州路、长青路、工人街等9条街路进行雨污水分流改造,建设污水管10.5公里,建设污水泵站两座。第三类是住房保障工程项目,一是将改造棚户区户;二是维修改造弃管楼栋,总面积68.99万平方米。第四类是桥梁加固工程,主要是对柴河大桥进行加固维护,对主桥拱肋进行耐久性维修处理,同时对纵梁、横梁、桥面板等进行加固处理,补偿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安全储备。这些项目已被纳入市政府年民生实事。目前,市住建委各项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确定,正在着手办理前期手续、落实建设资金并与有关部门积极对接,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为确保今年的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市住建委将重点实行4项制度做为保障措施。一是实行分工负责制。“我们为每一个项目指定一名班子成员,由领导挂帅,一个科室牵头,一套人马负责,并制作了重点工程项目册,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吴亚权说,只有落实到人,才能做到上下联动,职责明晰,共同发力。二是实行随机调度制。吴亚权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召开碰头会,随时调度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如期完成。三是实行挂图督战制。每个项目均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排出一个时间表,制作一个任务图,并以展板形式张贴在相关领导及科室墙面,每月由专人标注工作完成情况,确保项目工作进度。四是实行跟踪督查制。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至少每周督查一次、通报一次,年末进行总评,对项目建设中进度不快、效果不好的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以此传递压力、激发动力,推动项目建设。
吴亚权表示,市住建委还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为美丽富庶文明快乐新铁岭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铁岭日报记者常诗谣)
3.锣鼓声声映冬日市朝鲜族艺术馆举行特色民俗展示活动
彩旗飘飘伴腰鼓。2月21日,市朝鲜族艺术馆的文化志愿者们来到龙首山八景广场,为市民带去精彩的朝鲜族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为广大市民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拔草龙”项目洋溢节日的喜庆
下午2点,身着传统服装的朝鲜族文化志愿者们齐聚龙首山八景广场,缤纷的彩旗随风飘舞,他们要在这里进行拔河大赛,拔河大赛又称“拔草龙”,这是朝鲜族传统的群众性民族体育项目之一。
“拔草龙”用的是一条直径约一公尺、长几十米的绳索。这条绳索中间粗,两头细,在巨索的主干周围分布着许多支叉,像个大树根。伴随着欢快的鼓点,两队人分别抓住绳索,一声锣响,比赛开始。双方都使劲向后方拉动绳索,呐喊声、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还有人挥舞彩旗助威。随着绳索中点越过边线,胜负分晓。几轮比赛结束后,大家在大小锣、长鼓和大鼓演奏的朝鲜族音乐农乐舞的伴奏中,跟着领唱者一边欢快地接唱“快支那青青那耶”,一边欢快地起舞。舞蹈没有固定的动作,文化志愿者们伴着节奏随意舞出朝鲜族舞蹈的特色动作,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民俗工艺尽显民族特色
除了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志愿者们还纷纷展示了自己出色的手艺,搓草绳、制打糕、做泡菜,展示朝鲜族的特色民俗工艺和美食。
“拔草龙”用的绳索是用草制作而成的,几位朝鲜族大叔将草搓成草绳,再将草绳拧成绳索,绳索的顶端绕过树枝,调节绳索的高度。两位阿姨在旁边不时地给大叔们递着草。打糕和泡菜作为朝鲜族独特的美食,自然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两锅糯米已经蒸好,散发出阵阵香气。两个人将蒸好的糯米倒到木板上,两位男志愿者先用大木槌碾压糯米,然后大力捶打,不一会打糕就做好了,黏糯香甜,再搭配着做好的辣白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传统民俗项目的特色展示
市朝鲜族艺术馆馆长金英珠介绍说,在古代“拔草龙”从正月十五开始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结束,它是一项朝鲜族传统的群众性运动,既能显示集体的凝聚力和智慧,还能增添节日的氛围。“拔草龙”是朝鲜族庆祝上元节的民俗活动之一,现如今生活在银州区、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的朝鲜族居民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上元节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习俗。
金英珠说,希望通过这次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朝鲜族的特色文化以及庆祝节日的方式,也希望他们能喜欢朝鲜族的民俗活动。同时,也向全社会展示朝鲜族人民热情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铁岭日报记者果实)
4.走进乡村看备耕:吉利合作社检修农机抓紧备耕
刘柏顺(右)和社员一起检修农机
2月15日,尽管还是农闲时节,调兵山市晓明镇吉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柏顺却特别忙碌:“今天上午抓紧检修完这台农机,然后要去参加一个座谈会,下午要到法库去看地,准备在那里承包多亩地种玉米。”刘柏顺对记者说。
吉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有社员户,共有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高架喷药机、秸秆打包机等大型农机具多台套,拥有齐全的玉米全程机械化设备和水稻全程机械化设备,合作社以提供农机服务为主,同时也承包一些土地,去年承包了约多亩旱田,全部种植玉米,目前已全部按照折水后每斤6角2分的价格售出。
当前玉米价格较低,刘柏顺却还要继续种植玉米,并且扩大规模,他说:“去年种了多亩玉米,包地价格到,没赚多少。今年合作社计划继续种植玉米,规模要超过去年,现在已经签了亩左右的承包合同。”尽管很多人放弃了种植玉米,但他却觉得种植玉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前玉米价格走低主要是由于市场供应量太大,如果改种大豆或者其他杂粮,很可能遭遇同样的问题。“现在玉米价格低,很多人改种杂粮,那杂粮会不会多了?价格会不会下来?如果继续种植玉米,尽管价格有不确定因素,但保证能卖出去。另外机械化集中作业成本低,按照现在的行情看,收益还是有保证的。”刘柏顺说。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玉米价格风险,他计划今年建一个能够养殖头肉牛的养殖场。一旦玉米价格过低,就进行过腹转化,牛粪还能还田,节约买化肥的成本。目前合作社已经开始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养牛技术。
在对外提供农机服务方面,合作社多年来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今年仅长期合作的用户就能带来五六千亩的订单。合作社除了在本地开展农机服务外,还会到周边的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沈北新区以及凡河新区等地开展业务。“预计农机检修需要20天左右,种子、农药、化肥等已经订好,很快就能到位。现在大家正商量着引进新型农机,扩大生产、服务规模。”刘柏顺说,他相信今年会是个好年景,社员们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铁岭日报记者董震摄影报道)
装修我就找龙发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xw/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