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复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D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是RNA聚合酶

B.在R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以是来自病毒编码的酶

C.在糖—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一定位于细胞膜上

D.在脂质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2.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一个小鼠生命组合的实验。小鼠的毛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者把同种小鼠(其配子含15条染色体)中黑,白、黄三只小鼠的受精卵第三次卵裂的各一个胚胎提取出来,制成了一个“24胞组合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后不久,一只身披三色皮毛的组合鼠就问世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24胞组合胚”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排列30条染色体

B.若黑.白.黄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组合鼠”同时具备三种基因型

C.“组合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衰乱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D.“组合鼠”和小鼠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3.某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β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表为添加一定量化合物后p衡聚糖扁活性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数据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注:忽略CL_对酶活性的影响。

A.实验中Na+、Cu2+、Mn2+、Fe3+均对β葡聚糖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

B.Cu2+可能通过改变该酶空间结构抑制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

C.若分别增加Mg2+和Ca2+的浓度,则它们对酶的激活作用也将会增强

D.KI和KH2PO4中酶活性不同是因为I-抑制了K+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

4.在年开始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部分患者病情快速恶化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最终可能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我国在本次疫情中使用中药防治CS取得较好成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B.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C.CS现象体现了免疫调节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D.某些中药成分可能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以达到治疗CS的效果

5.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人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待基因治疗技术发展更成熟,即可广泛用于人类胚胎治疗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基因治疗时利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D.通过基因治疗,可以治愈各种遗传病

6.右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取样时应避开土地荒芜的区域

B.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演替过程中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变化

C.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加剧

D.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废弃农田中小动物的分布

29.(10分)年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好氧细菌只向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所有受光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试从实验材料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水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观察。

②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判定光合作用进行的部位。

(2)在研究不同光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M____________光区域(填光的类型)。某同学对好氧细菌聚集在M光区域有如下两种解释:①好氧细菌趋氧引起的;②好氧细菌趋M光区域引起的。请你补充实验排除解释②,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盐分通过多种胁迫方式伤害植株,如渗透胁迫、离子胁迫等。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最普遍和最显著效应是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生物量。细胞分裂素对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丙酮将细胞分裂素渗人种子,可减轻NaCl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

(1)渗透胁迫中土壤水势降低导致细胞____________,引起植物生理性缺水;离子胁迫造成植株细胞膜损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2)细胞分裂素可以减轻盐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此外,另一种促进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该激素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填部位名称)。

(3)研究发现,低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有利于子叶有机物质积累及转运,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提高幼苗抗逆性;当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时,导致植株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据此分析,在非盐胁迫下植物幼苗移栽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幼苗生长?请简述理由。

31.(9分)澄池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以及锦鲤。小桥流水,风景优美。每日都有同学在桥上向水中投食。澄池中大型鰠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及藻类,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潘对澄池中藻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1)多次采集池水,混匀后分别装人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人大型湿,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

①澄池可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输人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4天到第7天期间,C。、C、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多选)。

a.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d.输人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2)研究同学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大型潘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分析图1中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潘可用于防止藻类过度生长,但需考虑大型潘的投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32.(10分)果蝇个体小、易饲养、养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易获取,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

(1)果蝇的裂翅与直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经统计发现F2中直翅:裂翅=5:2,试解释上述比例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翅色有黑色、灰色无色三种类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和e、R和r)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E、R)同时存在时翅膀才表现出颜色,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无色。显性基因E、R.中有一种存在剂量效应,即有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灰翅,有两个显性基因时为黑翅。请从甲(基因型为eeRR)、乙(基因型为EErr)和丙(基因型为eerr)三种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存在剂量效应的基因是E还是R。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支持基因R存在剂量效应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阿拉伯胶是--种多糖,也称阿拉伯树胶,是一种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半沙漠帶的天然植物胶,主要包括有树胶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其水溶液易被细菌、真菌或酶降解。为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对阿拉伯胶的降解作用,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10~15cm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合成阿拉伯胶降解酶的“M"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同学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果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出现的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发现:"M"菌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可断定“M"菌为____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该阿拉伯胶降解酶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之在电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4)下表中培养液pH均为6.0,若对“M"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_培养液,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截止年5月.新冠病毒(---nCoV)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传播,引发了全球性的“防疫大战”。在防疫战中,尽早确诊并及时隔离是防止新冠病毒过度传播的有效手段。在现有的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荧光PCR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RNA逆转录为DNA,通过采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以---nCoV的两个独立基因ORFIab基因和N基因的保守区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一-定量的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单管双检同时测定新型冠状病毒两个独立基因,消除由于病毒变异带来的漏检风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PCR法”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缓冲体系。

(2)如果要成功将上述两个独立基因分别扩增出来,则在试剂盒中的引物应该有______种,下图为“基因ORF1ab”对应的cDNA片段结构示意图,则与之对应的引物结合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学作答)。

(3)在检测过程中,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可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电明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图)。

①"平台期”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论上,在检测过程中,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则说明检测结果呈_______(填“阴”或“阳”)性,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会设定“双链荧光强度”的阈值(如图虚线),即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现有甲,乙两个待检样本,在检测过程中都出现了上述形态的曲线,但甲的a点比乙的a点明显左移。请给这种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试剂盒合格且正常,操作过程规范且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阴谋论者”认为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但这显然是不攻自破的,因为任何热爱和平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去研究这类“人类公敌”。早在年,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档见最后

每日分享大量资料。更多电子档资料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xc/8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