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人之成长15

主编:

王蓉、王琰和王慧,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科实验室

张丽霞和王宏,南京医院,医院医学检验学部

总审:

张建富,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科实验室

秘书:

张姝,医院,独墅湖院区检验科

郑潇寒*,南京医院,医院检验科

病史简介

今日案例患者情况如下:女,31岁,贫血一年余,甲状腺乳头癌术后,慢性胃炎。血常规仪器结果如下图

散点图及外周血血细胞形态

以下为外周血涂片,第一张图为低倍镜,其余为油镜。请问为各种细胞,考虑各种疾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老师们的讨论

高晓鹏-医院:

年轻女性患者,甲状腺乳头癌术后病史,这个癌还比较好,切了基本就没有啥的。慢性胃炎往往饮食消化吸收不良。外周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偏低,血小板正常。血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为主,部分中央苍白区明显扩大如环形,泪滴红、小红细胞可见,血小板小堆聚集。形态考虑缺铁性贫血。结合铁蛋白、转铁蛋白及结合力等检查。

何勇-医院:

今日血常规个人思路:年轻女性患者,有甲状腺乳头癌病史。外周血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峰值左移,血小板直方图有翘尾,线条有波折,提示红细胞体积小,血小板有聚集。镜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为主,部分成熟红淡染,中央苍白区明显扩大,可见椭圆红、泪滴红、小红细胞,可见血小板小堆聚集。形态考虑缺铁性贫血可能。因患者为年轻女生、又有慢性胃炎,可能存在缺铁因素,当然因慢性胃炎也可能引起叶酸、B12的吸收不良,同时导致体内叶酸、B12缺乏。特别是患者有癌病史,一定要注意是否复发或转移,因为恶性肿瘤细胞常可影响红细胞对铁的吸收与利用,导致人身缺铁,引起贫血。临床应高度重视,积极查找患者贫血(或缺铁)原因,排除恶性肿瘤引起可能。建议行甲状腺B超,骨髓穿刺细胞学,铁代谢,叶酸,B12,甲状腺激素、抗体等相关检查。

李国英-医院:

今日病例,中年女性,有甲状腺癌及慢性胃炎史,发现贫血一年余,病程长。血常规wbc减低,中度贫血,PLT正常,外周血片:wbc减低,粒细胞颗粒增多,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有中心淡染区扩大,有泪滴红棒状等红细胞异型性。?建议仔细望问诊:如生活习惯精神行为异常等,同时做贫血相关指标,查找贫血原因,以及女性肿瘤标志物看有无恶性病;再完善肝胆脾胰彩超看有无肝脾肿大,复查血常规仍异常建议骨穿,以排除mds及MF的可能。静等老师们解答!

汪平帮-医院:

诊断: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缺铁性贫血3、慢性贫血3、胃炎、胃溃疡、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胃癌4、妇科疾病引起的贫血其他检查:1、复查血常规2、检查相关肿瘤标志物3、胃镜检查、B超检查含甲状腺B超、CT检查,并要时行病理检查4、血清铁、总铁结合率、铁饱和度、网织红细胞等相关贫血指标检查5、补充妇科相关检查

郑潇寒-医院:

本次案例,年轻女性,有贫血和慢性胃炎,甲状腺乳头癌术后,据我所知这类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WDF和WNR散点图均无明显异常,因有“不典型淋巴细胞”的报警,镜检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下,血小板直方图不太规则,也要注意。镜检,给出的图片中应该没有异常的白细胞;血小板有聚集,不过计数是,可不处理;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扩大的小红细胞明显增多,也有些泪滴形红细胞,不过无论从低倍镜还是油镜下看,都有些红细胞似缗钱状排列,需要寻找原因。我的想法: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因红细胞无明显双相性,暂不考虑铁粒幼细胞贫血;其他的都需要考虑,建议查铁代谢,感染/炎症指标,各类球蛋白,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也要考虑影像学检查,如胃镜/甲状腺B超等。

专家点评

张丽霞老师:

本次案例分析如下:

1、诊断:缺铁性贫血

2、血常规特点:贫血,MCV、MCH和MCHC减低,RDW升高,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减低22.7pg(30.2-35.6);外周血细胞形态: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2+),另可见椭圆红等异形红细胞。

3、红细胞直方图左移,血小板受小红细胞影响,有翘尾,应注意计数结果(本例为光学法)

4、结合临床,考虑缺铁性贫血,建议进一步完善铁代谢等项目检测。

5、血清铁:3.8umol/L(10.7-32.2),铁蛋白3.70ng/mL(23.9-.2)。该患者慢性胃炎,另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不全导致胃酸缺乏,从而引起铁吸收障碍。

6、血清铁蛋白为铁储存状态可靠和敏感指标,与骨髓铁染色具有良好相关性,但需排除肝脏疾病、感染、炎症和肿瘤等,其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特异性较差,可结合高敏C反应蛋白判断。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作为某些血液分析仪可提供参数,可作为铁利用状态的评价指标。其余铁代谢相关检测项目及与其他小细胞贫血鉴别诊断不再赘述。

王蓉老师:

本次病例为缺铁性贫血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结果。分析如下:1.青年女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部分中心浅染区扩大。粒系细胞分类及比例大致正常,血小板数量和形态也大致正常。缺铁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检查表现为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而总铁结合力增高。骨髓检查示骨髓可染铁减低或消失。2.缺铁性贫血可以出现在各年龄段,男性女性均可。如果是生长期的儿童,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生长发育过速,对铁的需求量过大引起。如果育龄期女性,大部分是由于生理性丢失过多铁引起。3.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儿童,尤其是男童长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定要做铁染色及铁蛋白排除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此时患者不但不缺铁,反而铁过载,主要是发病机制是铁利用障碍。4.另外如果是绝经期女性,或各年龄段男性出现贫血,一定要积极排查引起贫血的原因,排查消化泌尿系统出血或者恶性肿瘤的可能。5.当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若是铁代谢没有问题就需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珠蛋白DNA分析等检查鉴别是否是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张建富老师评析

张丽霞和王蓉主任已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点评。

我仅就以下几点作简要说明:如何正确阅读外周血常规检查单?今天仅讲红系。1.红细胞总数如何?是减低?还是增高?这里仅讲减低,不讲增高,增高是另外一个话题。2.红细胞总数减低,再看血红蛋白含量,假如不知红细胞参数,根据这两个数值能否判断该患者贫血的性质呢?可以,那怎么判断呢?计算公式:红细胞总数×33(常数)=血红蛋白(计算值)。假如计算值>机器实际测定值(患者的实血红蛋白含量),该患者为缺铁性贫血。假如计算值<机器实际测定值,那就可能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血红蛋白减低,低于正常值下限,即为贫血。此时你应马上想该患者贫血程度如何?是轻度贫血?Hb<g/L,≥90g/L。是中度贫血?Hb<90g/L,≥60g/L,是重度贫血?Hb≥30g/L,<60g/L。是极重度贫血?Hb<30g/L,重度以上贫血临床应立即干预,中度贫血以下贫血没必要马上临床干预,待查明病因后治疗。4.看红系,不能只看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应全面去看每一个参数,即MCV、MCH、MCHC和RDW数值,根据红细胞参数简单和大概判断贫血性质,比如患者是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还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还是大细胞性贫血等。好,该患者的外周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5.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能的病因是?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还是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等。当然临床常见缺铁性贫血。6.缺铁性贫血分为三个阶段,即贮存铁缺乏阶段,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阶段和缺铁性贫血阶段。7.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是?是铁蛋白,即SF。为何是SF呢?因SF是贮存铁一个主要形式,能准确反应贮存铁,缺铁性贫血是贮存铁消耗殆尽得不到有效补充而引起的贫血。因此是SF,千万不要说是SI。8.儿童缺铁性贫血尤为重要,铁不仅是合成血红蛋白的物质,铁离子还是人体很多酶的辅酶。儿童缺铁,可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比如儿童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还可以引起异食癖。本来孩子可以考上北大清华,最后因缺铁性贫血考了个大专或根本没能参加高考,你怨谁!其他方面张丽霞和王蓉主任都讲到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xc/6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