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泛舟铁岭,不为人知的地名文化刘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辽海泛舟铁岭,不为人知的地名文化

本山小品一句“大城市”,现代铁岭一夜享誉海内外;李雪琴一句“宇宙的尽头”,当代铁岭再度引爆全网。谁能告诉我,这是啥情况?若是我自己猜,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现代铁岭文化,令各地艳羡不已。为谋地区发展,各地纷纷慨叹:咱这儿过去咋没出一个赵本山,现在咋没出个李雪琴呢!今天我来告诉您,非但现代文化,铁岭古代文化那也非常了得。别的暂且不论,今天只说说部分地名。

一张辽东老地图,上面有铁岭。铁岭一南一北两条河,分别标注着三岔河、铁岭河。

三岔河,不是流经明代三岔儿堡的那条河,那是横道河子。三岔河,是指范河入辽河之河,标注在入辽河口处。印象中,明史中多有关于三岔河的记录,铁岭人知道,不再多言。

铁岭河,少有人知道。其实就是铁岭城北那条河,柴河。柴河,又有麒麟河、财河等称谓,铁岭河于此首见。不只铁岭河,同叫铁岭的地名也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明朝设在朝鲜半岛铁岭卫的铁岭,今天清河区也有铁岭——铁岭沟,昌图县还有铁岭——铁岭窝棚。

有人套用“铁岭无铁”,臆想出“银州无银”,这是不熟悉铁岭历史者的妄断。理由是今天的铁岭,不但没有铁矿,更没有银矿。凭什么就说铁岭没有银矿?请看《柴河铅锌矿志》,里面明确记载“唐代这里有银冶”。

再请细读《辽史地理志银州》:“新兴县,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清楚表明银州并非辽代首设,更非外地迁来,而是本来就有,唐朝渤海国时期就设在“新兴县”地,在今铁岭“东山小古城”(见《铁岭县志》),明朝迁至“渤海富州(今铁岭银州城)”,《辽史》曰“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银州。银州并非舶来品,而是地道本地产。

我曾请教铁岭有关部门的有关专家,回答说富州、银州都是从黑龙江“越喜地”迁来的,依据说不清。我查清代《铁岭县志》曰:“铁岭……隋属越喜国地。”《柳边纪略》等许多典籍也说铁岭“属越喜地”。还有史料说越喜国城、越喜州都督府就在铁岭,《满洲源流考》《续文通考》皆曰“范河出城东南百二十里,西流过城南,西入辽河,则粤喜国城,正在今铁岭县也”,《盛京疆域考》“越喜州都督府,当在今铁岭县境”。

可见不是银州、富州从北迁来,而是此前靺鞨族之越喜部人从北迁来铁岭地区,到了渤海国时期在铁岭的越喜人居住区设置的银州、富州。

“银州无银说”误人不浅,坑人更甚。您这哪里是“银州无银说”,简直就是“说银州无人”。

年12月26日刘兴晔

作者/来源:曾经东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ly/9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