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军怀恨瓦洞
——纪念38军入朝参战70周年(九十七)
——瓦洞遇难烈士70周年祭
作者:高铁军
年11月中旬,一个由 老战士曹家鳞等人率领的赴朝扫墓团,在朝鲜祭扫了价川 烈士陵园。价川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黄炳植介绍: 瓦洞(地名)牺牲的烈士和松骨峰牺牲的烈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迁到了价川烈士陵园,价川烈士陵园有三座烈士合葬墓,两边的合葬墓是后迁葬过来的。上图是赴朝扫墓团在价川 烈士墓前祭扫(图片由申云峰提供)。
四十多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听过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说,一一二师师部抗美援朝时在瓦洞被美军飞机轰炸,损失惨重,副军长都差一点遇难。
一一二师是年10月22日夜和23日夜,从辑安(今集安)跨过的鸭绿江。入朝后,部队昼伏夜行,沿满铺、江界、熙川、球场、院里向南攻击前进。11月4日,三三五团攻占了飞虎山。11月5日,敌人进行疯狂反攻。
在飞虎山激战之际,位于院里以北、瓦洞附近一个近米长隧道中的一一二师指挥所,遭到开始8架、后来16架敌机,连续三个多小时的轰炸和扫射,除少数人脱险外,隧道中的名干部、战士和伤员牺牲,其中正营和团职干部就有12人,还有几位争先入朝的女同志,他们之中有:
师后勤处主任于国良;
师后勤处副主任兼卫生科长崔景崑;
师政治部组织科长袁敬文;
师后勤处军械科长连秋云;
师后勤处财务科长刘旭;
师后勤处军需科副科长孟符臣;
师后勤处军械科副科长郑爱民;
师后勤处卫生科副科长李津涛;
师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孙成本;
师政治部青年科副科长刘德显;
三三五团后勤处主任杨凤举(伤员);
师山炮营教导员(伤员、姓名未知);
师野战包扎所军医朱鸿熙;
师后勤处刘轨(女);
师宣传队高永海、高喜山、曾纪明;
......
下面是依据《中国人民 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和烈士后代、亲属提供的信息及有关资料整理出来的部分瓦洞烈士的生平简介。
于国良:年出生,山东省文登市大河村人,年7月入伍,年12月入党。历任胶东军区特务营战士、胶东军区海军支队警卫中队司务长。年10月,海军支队挺进东北后,于国良先后任大队供给处主任、牡丹江军区二团(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供给处处长。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一师二团供给处主任。年11月,任一一二师政治部总务科副科长。年3月,任一一二师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年4月,任一一二师后勤处处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处长(时称主任)。前辈回忆,在当时清理烈士遗体时,发现于国良牺牲时怀中还抱着装有账目和现金的皮包。
于国良烈士
崔景崑:年出生,山西省洪洞县崔家沟村人,幼年体弱多病,立志长大后要当医生,医院见习过外科手术操作。年10月参加八路军后,被分到六八六团卫生队。年10月入党。年10月,在山东军区卫生学校学习。年11月,任一一二师卫生科副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副处长(时称副主任)兼卫生科科长。崔景崑生前经常对医务人员讲:“挽救伤员的生命、减轻伤员的痛苦,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伤病员服务,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个伤员,在抢救伤员时即使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伤员再受二次伤。”
崔景崑烈士
袁敬文:年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都大营村一个贫农家庭,高小毕业。年5月参加八路军,被分到宣传队任宣传员,同年10月入党。后担任过班长、青年干事、副指导员、协理员、干部干事。年11月,任一一二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袁敬文烈士
连秋云:年出生,河北省满城县白龙乡白堡村人。年1月入伍,同年入党。年冬,在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二大队任班长。年,升任排长。南下支援新四军时,在陈道口战斗中腿部中弹,伤愈后组织上分配他到后勤军械部门工作。年11月,任一一二师军械科副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军械科科长。
刘旭:年出生在江苏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文化。年8月,入伍到新四军独立旅第三团,不久任司务长。年入党。年初,他被调入财务部门工作。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在一师任财务助理。年春任一一二师财务科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财务科科长。
孙成本:年出生,山东省荣城县人。16岁在济南上学期间接触革命思想。年入伍,同年入党。由于作战勇敢、机智,先后被提升为班长、排长、指导员。年调入一师秘书科工作,不久被提升为秘书科副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
刘德显:年出生,山东省城武县孙庙乡刘土城村人。年9月参加八路军,开始做宣传、勤杂工作,后被调到宣传队当宣传员。年到警卫连当警卫员,在日照县望山战斗中,他主动请缨,带领一个班炸毁碉堡,打开了通道,为全歼日伪军立下了头功。年1月入党。历任书记、副指导员。年,任一师二团三连指导员。年11月,任三三五团宣传股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政治部青年科副科长。
李津涛:曾用名李锦涛,年出生。山西省汾阳县石庄镇村人。年1月入伍,先后任通信员、看护员、医药调剂员。年入党。年成为滨海军区六团卫生队军医。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一纵一师一团卫生队长。解放战争后期,任一一二师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年5月,任医务部主任。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卫生科副科长。
李津涛烈士
郑爱民:河南省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共党员。青年时曾在洛阳求学。抗战爆发后,只身到山东参加抗日队伍。他通过自己学过的机械知识,和老铁匠合作,制作了不少枪械零部件模子,造出了零部件,修复了许多枪械,后来成为武器方面的行家。他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军械科副科长。
孟符臣:山东省潍县人,“七七事变”后,孟符臣和老师同学一起,走出学校,宣传抗日。年入伍,同年入党,先后担任班长、司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军需科参谋、副科长。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军需科副科长。
杨凤举:山东平度县人,年出生,年入伍。年11月5日,牺牲在瓦洞,牺牲时任 三三五团后勤处主任(伤员)。
杨凤举和爱子合影
朱鸿熙:年5月出生,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朱家沙浯村人,兄妹六人,排行二。年9月6日,于诸城入伍。年12月入党。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后勤处野战包扎所军医。
朱鸿熙烈士
入朝前朱鸿熙烈士与大哥在铁岭合影
高永海:年3月于四平解放入伍,擅长吹小号,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宣传队员。
高喜山:年3月于四平解放入伍,擅长吹小号,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宣传队员。
曾纪明:年1月于天津解放入伍,演员,牺牲时任中国人民 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宣传队员。
瓦洞遇难烈士人,他们有的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八路,有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兵,还有的是年南下时入伍的女战士。他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建立,憧憬着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但在祖国面临侵略危险时,他们却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纪念38军入朝参战70周年征文
辉煌的往事不能忘记!献身的英烈更需缅怀!
让我们人人都拿起笔,讴歌这支血染战旗的“万岁军”。
让我们人人都动真情抒发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投稿邮箱:wsj38jungzh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ly/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