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教育局宣布压缩暑假利用双休节假日补
近日,辽宁省内学校已陆续开始进行开学防控疫情应急演练,为开学做好准备。
进校门时会不会人多密集?
用餐怎么确保安全距离?
学校里有人发烧怎么办?
这些都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3月17日,记者来到了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亲身体验这里的开学演练。针对家长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学校在开学前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把复课后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演练,为正式复学做好准备。晨检:错时入校,校门口测温由于学生还没有返校,此次演练由老师来扮演学生模拟开学后的各个场景,协助学校演练疫情防控细节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置。
学校师生每日自觉早晨6:00测量体温并进行报告,体温正常、带好口罩方可入校。
学生入校,第一步是晨检。
学生从正门错时入校,入校时学生自动站成两路纵队,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各排一路,每人间隔一米远。教职工从北门测温入校,保持间距。师生测量体温,体温合格后进入学校。如果学生检查体温不合格,在观察处做二次测温,如医院就诊,符合要求后上学。入校
顺序
时间
地点
人物
情节旁白
一
自测
早6:00上学前在家
家里
班级提供真实家长和孩子照片
我校师生每日自觉早晨6:00测量体温并进行报告,体温正常、带好口罩方可入校。
二
站排
到校报到站排
学校正门
家长学生(三个年级)保安
学生从正门错时入校,
高三7:00-7:10
高二7:10-7:20
高一7:20-7:30
入校时学生自动站成两路纵队,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各排一路,每人间隔一米远。教职工从北门测温入校,保持间距。
三
测温
两队到校门口
学校正门
两名值班领导
师生测量体温,体温合格后进入学校。
四
观察
检查体温不合格
观察处
值班领导
如果学生检查体温不合格,在观察处做二次测温,如仍发热由家长带到去医就诊,符合要求后上学。
上课:单人单桌,佩戴口罩学生进入教室坐好后,班主任老师还要给学生依次测量体温,并记录上报。
学生上课时单人单桌,佩戴口罩。
每个班级都配备了酒精免洗洗手液,供学生日常个人清洁消毒。
除了早晨测温,午饭后还要再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温。
晨午检:
(1)负责人:班主任、班干部、部门主任
(2)早晨7:30-7:40;中午13:00-13:10
(3)班级教室,办公室;
(4)学生坐好班主任依次测量,无异常情况填写好每日上报表格,第一节课课间(8:20-8:30)、中午13:10-13:20上报班主任汇总到年部德育主任上报到德育处;教职工在部门指定位置处测温登记,早7:40-7:50、午13:10-13:20年级组长上报至年部主任后上报领导小组。
旁白:每天早7:30-7:40、午13:00-13:10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学生由班主任组织、教职工由部门主任组织测温登记上报到学校防控领导小组。
就餐:单人单桌,错时就餐食堂送餐到所有教室,学生打饭时排队保持间距,在教室单人单桌同向就餐。
为了保证就餐时的间距,学校会安排错时就餐。
教职工11:30-12:30在食堂二楼,单人单桌同向分时就餐。
离校:错时离校,校园消毒放学时,学生错时离校,离校后教室、办公室由负责人进行消毒,学校公共场所由物业消毒。
发热:送隔离室,及时上报在校期间,如发现学生发热情况,班主任立即上报,学校应急处置组进行处理。校医对发热人员进行健康问询,同时使用水银温度计,对发热人员进行体温复测。如腋下体温超过37.3℃,且伴有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或问询中发现该人员有重点疫区旅居史、人员接触史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队员指导场所内师生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带领师生通过应急通道转至专用隔离备用教室集中等候。应急处置队员对事件发生场所(教室)及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校医待卫生健康部门及学生监护人到达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体温异常或相关症状人员的转运工作。疫情报告人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电话报告。班主任通知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的法定监护人,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转运诊治工作;同时通知班级其余学生家长,将孩子接回家中先自行隔离,并提醒家长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根据事件进展确认情况,按学校统一安排及时通知家长采取隔离措施或到校上课。顺序
时间
地点
人物
情节旁白
一
发现
正常上学时间发现发热等情况
教室
老师、发热学生和其他学生
(镜头表现,班主任说明)
二
通知
班主任发现或接到报告
教室/办公室
班主任、校医、任继宏、李湘娣
班主任立即上报,学校应急处置组进行处理(班主任立即通知德育处任继宏副主任,任继宏马上通知校医,同时通知副校长李湘娣、应急处置组)
三
隔离
校医穿好防护服来教室将该人员带离现场,以最短时间通过专用通道至隔离室。
隔离室
校医、发热学生
校医对该人员进行健康问询,同时使用水银温度计,对发热人员进行体温复测。如腋下体温超过37.3℃,且伴有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或问询中发现该人员有重点疫区旅居史、人员接触史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
转移
转移其他学生到专用隔离备用教室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
年部德育主任、学年组长
应急处置队员指导场所内师生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带领师生通过应急通道转至专用隔离备用教室集中等候。
五
消毒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以及转移通道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以及转移通道所在区域(走廊、楼梯、水房、厕所、隔离室至校园门口等地区)
李继强、王苏、物业董经理
应急处置队员对事件发生场所(教室)及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六
转运报告
转运及报告,做好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对接。
隔离室
校医
校医待卫生健康部门及学生监护人到达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体温异常或相关症状人员的转运工作。疫情报告人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电话报告。
七
通知
班主任电话通知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的法定监护人及其他学生家长
事件发生班级班主任办公室
事件发生班级班主任
班主任通知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的法定监护人,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转运诊治工作;同时通知班级其余学生家长,将孩子接回家中先自行隔离,并提醒家长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根据事件进展确认情况,按学校统一安排及时通知家长采取隔离措施或到校上课。
住校生报到流程演练
顺序
时间
地点
人物
情节旁白
一
自测
上学前在家
家里
父母孩子班级提供真实照片
我校住校生在放假期间自觉每天测量体温上报,体温正常、带好口罩由家长陪伴到校报到。
二
站排
到校报到站排
校门北门外
家长学生(三个年级)保安
住校生从北门入校,
入校时学生自动站成由北向南一路纵队,每人间隔两米远。
三
排队
排队到校门口
学校北门口
宿管老师
学生测量体温,体温合格后进入学校。
四
观察
检查体温不合格
观察处
宿管主任
如果学生检查体温不合格,在观察处做二次测温,如仍发热由家长带到去医就诊,符合要求后上学。
住校生发热处置演练
顺序
时间
地点
人物
情节旁白
一
发现
晚间体温检测
寝室
宿管老师、发热学生和其他学生
(镜头表现,宿管老师说明)
二
通知
宿管老师通知相关领导
寝室
宿管老师、金旭东、任继宏、李湘娣
宿管老师立即上报,学校应急处置组进行处理(宿管老师立即通知宿管主任金旭东,金旭东马上通知通知副校长李湘娣、德育处副主任任继宏、应急处置组)
三
隔离
宿管老师穿好防护服来寝室将该人员带离现场,以最短时间通过专用通道至隔离室。
隔离室
校医、发热学生
宿管老师对发热人员进行健康问询,同时使用水银温度计,对发热人员进行体温复测。如腋下体温超过37.3℃,且伴有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或问询中发现该人员有重点疫区旅居史、人员接触史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
转移
转移其他学生到专用隔离备用寝室室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
金旭东
应急处置队员宿管主任指导场所内学生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带领学生通过应急通道转至专用隔离备用寝室集中等候。
五
消毒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以及转移通道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事件发生场所(教室)以及转移通道所在区域(走廊、楼梯、水房、厕所、隔离室至校园门口等地区)
物业值班人员
应急处置队员对事件发生场所(寝室)及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六
转运报告
转运及报告,做好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对接。
隔离室
宿管老师
宿管老师待卫生健康部门及学生监护人到达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体温异常或相关症状人员的转运工作。疫情报告人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电话报告。
七
通知
宿管老师电话通知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的法定监护人及其他学生家长
办公室
宿管老师、宿管主任
宿管老师、宿管主任通知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的法定监护人,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转运诊治工作;同时通知寝室其余学生家长,将孩子接回家中先自行隔离,并提醒家长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根据事件进展确认情况,按学校统一安排及时通知家长采取隔离措施或到校上课。
校园公共卫生条件保障演练。
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食堂、浴池、卫生间等重点区域每日定时消毒,室内通风等流程演练。
消毒次数
消毒时间
消毒方式、场所
人物
消毒流程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一般每天消毒一次,建议在每天放学后的晚上进行清洗和消毒。
有的需要10分钟,有的需要30分钟,所以要根据消毒液说明书提示,达到消毒时间后才可以进行清洁
1.喷洒:用于空气消毒,地面
2.擦拭: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门把手,厕所,电梯间,楼梯扶手,地面,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功能教室,会议室,接待室,收发室等。
学生,老师,物业,保安
五步骤:
穿(口罩橡胶手套)、
稀(稀释,混合均匀放置5分钟)、
消、
停(达到消毒时间)、
冲(清洁干净)」
来源
沈阳公交网辽沈晚报
图文
公交观察员小林
文章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哦
公交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ly/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