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明记四十一辽东镇长城葫芦岛市火台子
辽东边墙葫芦岛市火台子村墩台专访视频
在本文之前,先简介一下辽西历史,首先先清楚一下辽东和辽西的概念,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指辽宁省全境,是汉地九州之一。战国、秦、汉至南北朝设辽东郡。明朝设为军镇名为辽东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大部分。辽西指辽河以西的地区,今辽宁省的西部以及河北省山海关以北。在中国古代社会,辽东地区虽然在中原王朝的手里,但基本上都是充当抗击北方游牧部落前线的角色。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明显落后的。在明朝统治时期,辽东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起色。但是在清朝确立自己的统治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恶化。清朝把东北地区当做了自己的龙兴之地,而且清朝高层对自己的统治很不自信,怕有朝一日被汉人赶回东北老家。为了留条后路,清朝高层在明辽东边墙沿线附近修建了柳条边,严禁中原地区的百姓进入东北地区。直到清朝统治的中期,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也没能超过万。
年,辽西走廊咽喉要道锦州解放,新中国把辽宁分成了辽东省和辽西省,辽西省辖四个市,二十一个县。四个市为:锦州市、四平市、山海关市、阜新市。二十一个县为:锦州、锦西、绥中、兴城、盘山、台安、辽中、义县、新民、彰武、阜新、北镇、黑山、昌图、梨树、法库、康平、双辽(原双山、辽源合成)、开原、铁岭、昌北(新设县、原昌图县划出),当时锦州市地位非常高,是辽西省省府所在地,管控范围都覆盖到了山海关,阜新,四平,铁岭。当时辽东省省府设丹东市。由于当时形势的需要,全国总计出现了12个直辖市。除了上海、天津等城市以外,还有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其中东北地区就有5个直辖市,而且基本上都在辽宁境内。大连、沈阳、抚顺、鞍山等城市都是直辖市。
年,鉴于各方面的局势已经稳定,国家开始重新划分区域,大连、沈阳等城市被取消了直辖市地位。与此同时,辽东省和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省会选择在沈阳。
年,设锦西市为县级市、由锦州市辖管。
年,锦西市改名为葫芦岛市,升格为与锦州市平级的省辖市。
女儿河是辽西著名的河流之一,源头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东边的药王庙镇附近五顶山上的五股泉,绵延.6公里,大部分流经葫芦岛市境内,最后汇入锦州市内的小凌河,女儿河古称“屠河”或“徒河”,锦州古时也称屠河”或“徒河”,女儿河是早期锦州的母亲河,如今锦西从锦州分离出去成为葫芦岛市,小凌河就成为了锦州的母亲河。女儿河蒙古语称“鄂钦河”或称“乌馨河”,可知明代女儿河大部分流域属于蒙古兀良哈朵颜部落。
火台子村处于明蒙国界上,辽东边墙由此经过,火台子村西北属于蒙古势力范围,东南属于明朝势力范围,火台子村旁山丘顶上的墩台是明辽东边墙沿线重要一点,周边是大明辽东镇防守蒙古军从朝阳方向顺女儿河来犯的重要地段,墩台西5公里处有大福堡作为屯兵处给与必要的前方支援。女儿河从此墩台脚下流过,从蒙古进入了大明,火台子村墩台东北方向距金家砬子墩台4公里,西南方向距植股山墩台4公里,这8公里国界处于平原地带,从植股山山脚下的墩台向西南方向山上延伸的边墙遗迹判断,明廷当时应在植股山墩台到火台子村墩台再到金家砬子村墩台建有8公里长的毛石垒成的边墙。由于农田建设的毁坏和民房建设需要石料,这段平原上的边墙在几百年间已经彻底消失踪迹全无。只留有山丘上的墩台遗迹。
沿上期《寻明记》介绍的卧佛寺村中的锦大线向西南方向行进2公里便可到达火台子村。
远处丘陵顶上的移动通信基站铁塔下的机房便是火台子村墩台所在处。
一路上有村民在焚烧耕地里去年遗留的玉米桩,以便今年再次耕种。山区山坡上也有不少农田,农民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山火,南票附近的山区曾发生过多次山林火灾,如今只能允许在平原上生火。
火台子村里一处村民门梁上有“山河壮丽”的横联。
火台子村文体广场,现代化新农村很多都建有一个供村民健身的广场。
几位村民闲时坐在一起聊天。
火台子村民居和卧佛寺村,金星镇一样,也有门庭彩壁。
村标显得简陋老旧了些。
登上山丘山腰,这里已被耕作成农田。
山丘不算高,没多久就来到了山顶之上,奇葩之作展现在眼前,众所周知,古长城墩台是用来军事通信的,在落后的封建年代,最快的信息通信只能通过边疆的一座座墩台传递烟火军情信息到指挥中心。今人确可以通过一部手机而瞬间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电话联络。今人的通信建筑和古人的通信建筑相叠加的地点非常稀少,此处基站设备机房正好建在了明墩台之上,所以称得上是奇葩之作!不知是否会触犯了文物保护法。
下图是年笔者在北京八达岭区内的长城上拍摄的独立在高地上的墩台,墩台上置满了各种天线和避雷针,由于墩台所处位置较高,直接省去了基站铁塔。修缮完好的墩台直接当成了机房。旅游的人们去长城是为了怀古,看到如此景观,心情自然大打折扣。如今长城山区都建有高大的电网铁塔,通信铁塔,风力铁塔,喜欢长城摄影的朋友拍摄长城和雄伟的群山时不免会留有这些现代化建筑,不免会有些无奈。
中国国土正是由这些基站单元实现蜂窝式覆盖,手机才得以在各地保持联系。
笔者以前曾从事多年通信工作,耳濡目染了中国通信发展的黄金历程,从固网到移动网,从1G到5G,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年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发展商用到第五代技术(5G)了。
正如下图1G网络网速及携载数据量大小比作滑板,2G网络为自行车,3G网络为汽车,4G网络为飞机,5G网络为火箭。
不论你行驶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还是在乡村广阔的土地上,都会发现很多移动通信网络基站铁塔,基站铁塔和旁边的机房可以看成如下一个蜂窝中的设备,负责给处于该基站辐射蜂窝区域范围内的手机收发信息,移动通信网络正是由无数个这种蜂窝式单元组成。
移动通信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基站铁塔顶上一圈白色长板状的设备是天线,实现度无盲区全覆盖,用来接收和发送所掌控蜂窝小区内的手机信号的。每块天线连接一块RRU(射频拉远模块)上,RRU再通过光纤连接到BBU(基带处理单元)上。BBU通过地下中继线缆连接到远端城市中心机房核心网接口。
下图就是火台子村墩台上基站铁塔顶部,一圈白色长板即是收发手机信号的天线。
下图是基站电缆及各种线路连接入机房。盒盖上的标志指明了此基站所处的移动通信网络是中国联通网络。
下图就是火台子村墩台顶上基站机房。
缆线入机房的墙壁上挤满了瓢虫,由于铁塔顶上的设备需要机房内的电源通过电缆不断地供电,这里成了昆虫比较温暖的避冬港。
3月末天气渐暖,机房门孔内挤满了满血复活的瓢虫。
只要你不恐高,虽然不能实现摘星愿望,但掏个喜鹊雏鸟倒不成问题。
年3月份,刚做了一个锦州巧鸟村中国联通的一个基站站点,下图是笔者拍摄,爬塔登高作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垂直登高是有风险的,比爬野长城要危险多了,把沉重的天线板和RRU通过绳子吊上去更是体力活。这还属于后期维护的活,前期拼接搭建铁搭也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工作,尤其在高山上作业,最惧风雪雷电。与搞通信网络建设类似的国家电网,新能源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也是很辛苦的。
转到正题,火台子村墩台现保存比较惨,除了顶被中国联通基站强行占顶外,南侧不知被哪户人家铲平成多平方米的平地,上面建有圆墓一座。
下图是远处的植股山及山下的虹螺岘。
远摄4公里外的植股山墩台。
移步换景,下图是从火台子村墩台看乌金塘水库旁的笔架山是这个形状。
下图是从华山墩台看乌金塘水库旁的笔架山是这个形状。
下图是从植股山墩台看乌金塘水库旁的笔架山是这个形状。
下图是火台子村附近的一处农田,一颗小树和一座土地小庙分立于土道两旁。
火台子村墩台远摄东北方向可以看到龟山和梯子沟山。
下图东北方向可以看到左侧的鹰嘴山,右侧远处的华山墩台,右侧近处的金家砬子村墩台。
从火台子村墩台下到锦大线路口,沿锦大线向东南的虹螺岘前行,路边有一个废弃几十年的大型水泥厂。
过水泥厂,就到了虹螺岘了。
此时眼前的农家已经升起了炊烟,旁边的植股山墩台却早已熄火几百年了。
下图就是植股山山脚破损的墩台,《寻明记》第九期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至此笔者完成了从葫芦岛市南票区小虹螺山到锦州市义县树林子村这段60多公里长的辽东边墙沿线实地考察,并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elingshizx.com/tlscz/5776.html